文学研究
北宋东京樊楼与古代文学创作探析 景遐东;史悦1-5
《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积极口语修辞举隅 李文加6-9
略谈评话小说《皮五辣子》故事在美国的传播与接受 石松10-15
李振钧的文学思想及其诗歌创作 丁功谊16-21
落后之罪与罚:“十七年”小说的另一副面孔 柯弄璋;张园园22-25
论森槐南词 龚敏;王星26-30
“妖由人兴”——先秦文献“妖”现象及其言说方式探析 王静31-35
语言学研究
论何祚欢湖北评书中词语运用的语体特色 何婷婷;冯广艺36-41
论“翕” 马艺萌;邵则遂42-46
艺术学研究
现代油画创作谈——感悟现代意象油画的表现与审美 洪新发47-48
“意象”——中国油画的文化自觉 王钟49-51
动物表皮纹路在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及体现 李方;朱雅佩52-55
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史学研究
“八项规定”对湖北省消费结构影响的研究 高玉胭;肖六亿56-60
迪卡侬上海门店的体验营销及启示 李志鸿;盘劲呈61-65
涉检信访风险评估机制研究 胡娟66-69
湖北城市义务教育择校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祝志芬70-73
城镇化进程中湖北省空心村治理研究 李定国74-77
努力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最具活力的中部创新高地 郭远东;王志超;李建国;查明明78-83
中国饮食中的暴力美学思想探微 李建刚;冯文娟84-88
资源与环境
基于主成分定权法的资源枯竭城市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研究 颜永才89-93
乡镇经济发展与大冶市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二)——促进大冶市乡镇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与对策思考 李福安;肖亚男94-99
新闻传播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的网络谣言传播机制研究 边涛100-104
武汉城市旅游广告在微博的运用研究 吴剑;彭苗105-108
高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之策略研究 陈子君;刘宝珍109-113
教育学研究
西澳法学教育模式考察及对中国法学教育的启示 余楠114-119
关于《教育学作为科学之应该与可能》的商榷 邵波120-125
反思性教学: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陈琳126-128
文化视域下音乐教育实践方式 贾春玉129-132
学科视野的延展——《中国古代文论》课程价值的重新发现 李锋133-135
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困境与出路刍议 涂三;吴擎华136-138
外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本土化教学实践推广的思考 许红娥139-142
应用型本科独立学院实训式商务英语教学设计探索 李文蓓143-145
英汉第一人称指示语语用分析 余丽146-149
学工思政研究
强化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作用的思考 周家吉150-153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杨邓红;柯丹154-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