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主办单位:武汉市教育局
国际刊号:2095-7955
国内刊号:42-1860/F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15236 人次
 
    本刊论文
我国会计教育研究文献评述———基于比较研究视角
 【摘要】论文主要对我国2009-2013年核心期刊发表的213篇会计教育研究文献(CSSCI刊物发表的论文分析期间是2003-2013年,共计66篇)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从会计教育研究的供需比较和中外比较两个视角,评述了我国会计教育研究现状。论文发现了我国当前会计教育文献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研究选题、研究成果等方面特点。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22.4%,《财会通讯》等5份会计刊物发表了约68%的会计教育论文。会计教育研究文献集中9个主题,91.55%论文采用规范研究,其余论文采取了调查研究或例证方法。比较之下,在研究选题、研究方法和研究质量上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论文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会计教育;文献综述;课程;教学;比较

  一、引言

  中国情境下会计教育问题研究是会计研究的重要领域,中国会计教育改革的需求为会计研究提出了许多现实命题,会计教育问题研究成果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提供了思路和对策。在我国进入深化教育改革阶段,会计教育改革更为迫切。其原因一是国内会计毕业生虽然已经供大于求,但存在着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二是国际交流规模不断增大,但会计学生流出远远大于流入,国际会计教育市场争夺日益激烈。会计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分析研究主题、成果与会计教育改革的相关性,发现会计教育研究的中外差距。这对引导研究方向,提升研究效率和成果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国外从1986年开始发表会计教育研究文献综述,目前已经发表九篇。1998年以前会计综述文献区间基本上为6年,以后每三年就有一篇综述,已经形成会计教育综述研究专家队伍。我国公开发表的会计教育论文已经上千篇,但是没有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文献综述论文。由于该领域研究论文数量多但质量低,研究主题和结论重复性高,我们选择了2009-2013年我国核心期刊发表的213篇(其中含CSSCI收录期刊26篇)会计教育研究文献作为分析对象,对CSSCI发表的论文的研究期间拓展到10年(共计66篇),进行了专门分析研究,并与国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比较分析。一般综述性文章注重研究主题、方法、理论和结论。我们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仅关注现有文献做了什么,如何做,还特别关注研究成果与实践需求的相关性,我国研究与国外相关研究的可比性,以突出我国研究的特点与差距。论文是我国第一篇会计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是关于我国会计教育研究的最新、最系统的研究报告,对提升我国会计教育研究质量、更好地服务于会计教育改革具有引导作用。

  二、国内会计教育研究概况

  (一)教育研究文献发表情况

  2009-2013年我国会计教育文献公开发表被知网收录的文献是1203篇,其中核心期刊(包括CSSCI收录刊物)发表了269篇,占全部会计教育论文的22.4%;其中CSSCI收录刊物发表会计教育论文26篇,占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数12.2%。这些数据是以“会计教育”为主题词,在中文期刊数据库搜索统计结果,其中269篇核心期刊文献经过我们逐篇检索,排除非论文性质文章,对CSSCI收录论文进行手工检索核对补充,查明核心期刊发表共计213篇,期中CSSCI期刊发表论文26篇,占比12.2%。

  我国会计教育研究呈出总体特点是:第一,研究成果发表不少,研究内容重复,创新性成果少,高层次研究成果不多;第二,得到国家资助的项目少;第三,缺少专业化会计教育研究论文发表平台。我国没有专门的会计教育杂志,《财会通讯》、《会计之友》、《商业会计》、《会计研究》和《财会月刊》是我国会计教育研究发表文献最多的5家杂志,发表论文约占核心期刊发表教育论文总数的68%。2003-2013年5家杂志发表会计教育文章占核心期刊的68.47%。这5份杂志堪称会计教育研究的前5名杂志。

  (二)会计教育文献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

  从2009-2013年,在核心及以上刊物发表的会计教育研究文献共计213篇。从采取研究方法看,其中有12篇文章采取调查问卷或实地调研的研究方法,1篇采用结构方程,5篇例证,其余195篇采取规范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占91.55%。从研究内容看,文章涉及9大主题28个方向,其中研究主题词是会计教育改革,主要研究逻辑是:在会计教育层次化、会计人才需求市场化的背景下,学习借鉴国外会计教育经验,改革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评价,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更新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根据会计执业能力需求强化实践教学,规范实验教学,重视学生会计价值教育、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对硕士和博士教育研究很少,对会计教学效果(1篇)、会计教师(3篇,且关于高职教师)研究很少。难能可贵的是有19篇文章研究了中、高职业会计教育问题,有2篇文章讨论了校企合作办学、会计产学研基地建设问题。

  (三)CSSCI收录期刊发表的会计教育文献(2003-2013)

  国内CSSCI刊物发表文章被认为质量较高,对该部分文章专门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高质量的会计教育文献研究内容、方法、发表刊物及其动向。由于近五年发表CSSCI论文只有26篇,我们延伸了文献区间,分析了从2003年~2013年十年间CSSCI收录刊物发表的会计教育文献66篇,其中采取调查研究的3篇。我们把10年的研究主题(括号里为篇数)归为14个:会计学科(1)、课程体系(1)、会计课程教学(17,其中有关管理会计最多,有5篇)、会计教育模式(4)、会计教育综合改革(15)、会计教育理念(2)、会计教育史(5)、国外会计教育(4,含1篇专业硕士教育)、会议教育会议综述(6)、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会计职业能力培养(4)、高职会计教育(1)、博士和硕士(2篇)、会计教师(1)、会计产学研基地建设(1)。该层次文献仍然突出课程和会计教育改革问题、会计教育史研究和国外会计教育的比较与借鉴,不同的是管理会计受到重视。

  三、中国会计教育研究:供给与需求比较视角的评述

  本部分对我国会计教育研究文献按重要主题梳理,并从研究成果的供给和教育改革需求的视角进行评论。

  (一)会计教育目标层次化和培养模式的创新

  改革开放后,会计教育目标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但多数人同意如下观点:实行通才教育与多元化本科会计培养目标;研究生实施“二元化”的培养目标,即区分学术型和实务型两种类型,博士生以研究型人才为主(刘永泽和孙光国,2004)。会计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时,不同层次的会计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方式不尽相同(刘永泽和池国华,2008;王开田和胡晓明,2009)。特别值得肯定的是,相关研究已经认识到高职、高专教育存在问题(赵瑞婷,2009),提出有必要通过细分会计职业市场,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黄晓榕和岳芳(2007)提出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现实目标是培养最基层单位的会计人才,符合小型企业需求的实战型会计人才。

  根据教育目标,张春颖和冯建军(2012)提出会计高等教育模式应具有三点特征: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专业技能教育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共修。新时期会计人才的培养应立足职业化道路,创新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赵峰,2010)。何玉润和李晓慧(2013)基于美国十所高校实地调研,反思了国内教育模式的不足之处,提出了需完善的几个方面: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根本,形成递进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以递进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为核心,动态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以点播智慧为基础,以唤醒创新为核心,完善各具特色的通识教育体系。

  这些观点是符合我国会计教育的现实需求的。我国会计教育具有层次性,主要有中职、高职、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学校培养目标应该各有特色。在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阶段,我国会计教育目标更强调会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力和职业竞争力。但是培养模式改革是以目标为导向的系统改革,不仅涉及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技术,还涉及教师和学生管理。

  现行研究关注会计教育改革的综合性设计要求,但这些对会计教育模式的讨论还仅仅是描绘了一个基本框架,可操作性不高。

  (二)专业与课程体系设计

  当前会计课程体系门类不全和内容重复(易玄和刘东荣,2012)。我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仍以数量众多的专业课为主(何玉润和毛新述,2012),并且相关课程重复性高,会计职业道德及会计实践课程设置多流于形式,未能增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及实务操作能力(李明辉,2004;唐秋烨,2011;郭永清,2008;等)。我国高校现行的课程体系一般采用固定实施、定期修改的操作方式,使得高校对社会变化反应滞后(张传明,2009)。

  对我国高校会计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提出建议有以下几点:(1)以专业课为基础,增加相关人文社科的通识课程设置,并增设或加大能力类训练课程和实践性强课程的比重(孟焰和李玲,2007)。设置现代信息技术课程、人文科学课程以及统计学、经济学课程等,构筑会计人才多元化知识结构(唐秋烨,2011)。(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学习,将道德教育视为基础性教育(李明辉,2004;唐秋烨,2011)。(3)加大会计实践课程比重,增加实验和案例教学课时,课程内容与会计实务领域的相关性应进一步增强(易玄和刘冬荣,2012;周竹梅,2004;等)。(4)增加会计课程的国际化内容,不断充实国际化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参与国际交往、国际竞争的能力(郭永清,2008)。(5)研修信息化课程。在总的知识体系构架方面,田冠军等(2009)建议设计一套由信息技术基础、会计软件操作应用、会计软件开发技术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分析四个模块构成的知识体系方案。

  上述建议符合实践需求。但还有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没有讨论。一是马列等基础课课时和专业英语课时过多,被迫必修效果不好,在国际交流中也难以处理。二是专业课之间衔接和层次不清。有些课程在本科、研究生阶段都学,如何界定不同层次授课要求和内容的差异。

 (三)会计教学改革

  我国主流教育理念是以教师讲授规制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学生是被动的接受方。该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承担培养新型会计人才任务(王秀芬等,2012)。为此,教学改革必须以培养会计学生核心能力为中心,调动学生主动性,增强教师和学生互动,采取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下建议无疑是有益的,但实施效果缺乏考量。

  1.教学方法改革

  周竹梅(2004)提出应建立“以原则为基础”的财务会计教学模式,培养具有持续学习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质量会计人才。刘国武等(2005)强调会计教师应注重通过多种教育方法并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在具体教学方法上,案例教学备受推崇,希望通过会计案例教学,能解决当前中国高等会计教育存在的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孟焰和李玲,2007;邵瑞庆,2009;陈晓芳,2009;吴中春,2009;唐晓萍,2011;等)。张金学和张宝歌(2011)推荐“探究讨论式教学法”。何玉润和毛新述(2012)推荐启发式教学模式。王秀芬等(2012)提出诗意教学、“博客”辅助审计课程教学的方法。刘永泽和池国华(2008)提出教学设计上体现“三个课堂”联动。栾甫贵(2013)提出构建会计学的“辐射性教学模式”。孟岩(2010)、唐晓萍(2011)等多人也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潘建华等(2009)针对会计实践教学,提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岗位适应能力与就业竞争能力、经济一体化与管理信息化为导向,建立完善“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陈玉珍(2006)提出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创新,包括研究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基于资源库的教学和学生专题学习网站教学。邵瑞庆(2009)提出构建由网络支撑的师生互动系统,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服务。

  2.教学考评改革

  学校应建立和完善合理有效的教师激励与约束考评机制(孟焰和李玲,2007)。何玉润和毛新述(2012)提出在教师考评方面,引入“360度”评价体系,并给予相关的激励机制。田冠军(2009)建议通过学生分组、师生共同制定考核目标、作业自评与互评、组间权衡评定成绩、教师全面综合评定成绩的程序和方式对课程进行考核。孟岩(2010)提出改革考试制度,对学生的考核要改变单一模式,侧重能力培养、注重知识由记忆转变为运用和实践。

  试题应以对原则的理解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主,考试形式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多样化(周竹梅,2004)。

  研究生和博士生教育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会计人才的任务,宋建波等(2010)提出要提高培养质量,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认证体系来衡量并促进会计硕士教育质量,并提出该认证体系应具有的特征。

  (四)职业道德教育

  这部分文章不多,但提出对在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学校应承担的责任(张家俊,2006;等),开展职业道德案例教学,编写职业道德方面的教材,课程安排与教学考核方式充分利用其他形式,诸如主题班会、主题辩论赛以及讲座等(易虹,2011;曾向红和汪燕芳,2011)。这些建议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缺乏实施效果的验证和比较。

  (五)国外会计教育

  这部分研究是为了满足借鉴国外会计教育实践经验、改革国内教育模式的需求而做的。主要观点有:(1)要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包括美国与英国的终身教育理念(何昊,2013;韦林杉,2012),澳大利亚高校“国际化”的共同办学理念(刘臣等,2005),俄罗斯重视经济活动分析的传统会计教育特色(樊行健,2010)。(2)借鉴国外教学方式。英国实行“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侧重培养学生利用各种资源的能力,采用“课堂圆桌会议”、“课程论文”和“小组作业”等灵活教学方式(李晓慧,2009)。美国以“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法(何昊,201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广泛开展启发式、研讨式的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实习实验、情境教学和角色模拟教学(万晓文,2009)。澳大利亚由授课、小组讨论与辅导、课堂练习与辅导三模块的会计课堂教学活动和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优势进行远程会计教育(周汉勇,2010)。这些经验值得我国教学改革参考。但是如何调动师生积极性作出相应变革仍然需要进一步去学习借鉴。

  (六)会计教育史

  会计教育史研究对近代以来的各阶段,包括近代(曾劲,2007)、中华民国初期(郭华平和曾劲,2009)、新中国(高洁,2010)和中国近60年(李辽宁等,2011)的会计教育历史贡献和地位进行评估,探讨中国会计教育发展方向,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教育体系需要结合中国社会需求去探索。

  综上分析,近10年我国会计教育研究迎合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需求。会计教育研究主题集中在会计培养模式、会计课程和教学改革、中高职会计教育等问题。课程教学改革也集中于《初级会计学》、《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与《政府会计》等主干课程教学研讨。基于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探讨会计教学方式的变革。基于改革和创新需求,介绍国外会计教育经验,对会计教育的历史作出了反思。

  基于教育要素的系统联系,提出在利益相关者合作交流基础上实现会计教育创新思想(杨政等,2012)。这些成果无疑支持了会计教育体制改革。但下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是一项综合改革,课程、教师、学生、教育手段和管理系统是教育系统的五大要素。会计教师是直接关系改革效果的最主要因素,学生职业适应力和国际竞争力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所以,许多相关问题亟需研究,如教师聘任、考核和激励问题,以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管理系统和考评标准进一步改革问题,法务会计、政府会计、环境会计和廉政审计等课程设计问题,这既是当前研究缺口,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课题。

  四、我国会计教育研究:基于中外比较视角的评述

  我们在这部分比较2010~2012年三年中外会计教育研究现状⑤,以突出我国会计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总结值得借鉴的国外研究成果,以启发我们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一)研究文献发表

  国外在2010至2012年间6大会计教育刊物发表291篇论文及104个教学案例⑥,年均发表研究论文97篇。我国同期发表在核心期刊及CSSCI收录期刊的文章是129篇,年均约43篇;其中CSSCI刊物发表12篇,年均4篇。

  (二)研究方法

  在291篇文章中,有实证研究文章129篇,占比43.3%,规范研究文章165篇,占比56.7%。我国基于调查研究只有6篇,其余为规范分析。在研究方法上可以说国外是规范和实证兼顾。我国则是过多采用规范分析,研究结论缺少经验证据。

  (三)研究样本

  国外会计研究样本国际化趋势明显,当然在全球分布并不均衡。其中126篇实证研究文献由19个国家和地区提供,这些会计教育文献52.4%是发表在美国和加拿大,10.3%来自欧洲,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占10.3%。我国发表会计教育文献主要是以中国会计教育为研究样本,中外比较研究也是重要研究主题,但以介绍国外教育经验为主,并没有典型的实证研究。

  (四)研究主题和研究价值

  1.国外研究概况

  Apostolouetal.(2013)将国外在2010至2012年间六种刊物上发表的相关文章分成四个领域,按照研究方法分类后进行综述。

  (1)课程、学习保证以及教学(172篇)。这一部分有53篇实证研究文章和119篇规范研究文章,占实证与规范研究文章总数的59.1%。具体研究主题包括:一般课程问题、学习保证、150-H的课程、研究生课程、(会计)核心竞争力、教学方法。研究八大主题的文章涉及到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法务会计、道德和职业责任、财务会计、国际会计准则、管理会计、税务以及历史视角等领域。

  (2)教师(52篇)。这一部分实证研究文章有24篇,规范研究文章有28篇,占实证与规范研究文章总数17.9%。文章多探讨与教师有关的问题,比如研究产出能力、教学绩效评估、教师资格认证、就业市场、教材等。研究产出能力仍旧是绝对的热门议题。

  (3)学生(44篇)。这一部分有规范研究12篇,实证研究32篇,占实证与规范研究文章总数的15.1%。探讨与学生有关的问题,包括专业及职业选择、学生能力与特质、学习方法、学术虚假。

  (4)教学技术(23篇)。这一部分有实证研究文章17篇,规范研究文章6篇,占实证与规范研究文章总数的5.8%。文章集中探讨会计教学所使用的技术手段,2012年以前这类文章多集中探讨远程教育等,现在探讨支撑课程作业完成的技术手段,包括网络视频、网络课程管理系统、在线家庭作业系统等。

  2.我国与国外同期研究的比较分析

  我国同期核心以上期刊发表的会计教育文献共129篇(详见表2),其中采取调查研究的论文11篇,占总数的8.5%。比较而言,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的差异包括:

  (1)国外会计教育研究主题覆盖面宽、层次多。四个领域覆盖教育市场四大要素,研究层次包括了硕士和博士会计教育。比较而言,我国会计教育文章研究最多的主题是结合学生素质和就业市场、会计师职业能力需求探讨会计培养模式、课程和教学。主要课程研究包括会计第一门课、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环境会计等,没有涉及税务会计教学,政府会计也很少。我国针对教师的专门研究较少,专门针对学生学习研究几乎是空白,教材研究少,教育技术研究不够深入。研究生教育虽有涉及,但未成为研究重点。

  (2)国外会计教育讨论的问题要具体、深入,题目选择注重实践价值,研究方法侧重实证和实验方法。虽然我国在教学、课程等方面成果也很丰富,但是基本没有像国外的研究,通过实验或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实证。这与我国会计教育研究不受重视,发表刊物级别低,规范科学的方法没有被要求有关。

  (3)研究成果与教育实践的紧密性。国外研究题目很具体,定量研究结论很精练,成果可以直接指导教育实践。

  而我国一些研究仅停留在说说或总结,有许多观点落后于实践。国外研究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不仅注重课程设计,还重视教学保障和效果的实验检验。包括班级大小(Elderetal.,2010)、课堂教学设计(Stoutetal.,2010)、课程评价(Pacharnetal.,2012)和学生学习收获的调查(KeneleyandJackling,2011)。二是不仅重视本科教育,更要重视研究生教育,从学生需求(FreckaandReckers,2010)和国际化角度(TaylorandFinley,2011)关注研究生课程的改进。三是研究在线学习技术平台投入与教育效果之间关系。包括传统教室和多媒体教室里教学效果的差异(Lusheretal.,2012)、作业软件管理系统的应用价值(Khanlarianetal.,2010)和在线家庭作业管理系统在提高学习成绩和课程满意度方面效果(Gaffneyetal.,2010)。四是教师问题的研究。采取论文及引用频次作为教师晋升和聘任依据缺陷的研究(Reinsteinetal.,2011)和教师导向对学生和教学效果的影响(Banduradengetal.,2012)两个问题研究特别具有实践价值。五是重视对学生的专业选择和职业认知的指导,辨识学生品格、情商等对专业学习的影响。

  毫无疑问,会计教育的发展阶段和制度的差异导致了中外会计教育研究选题、方法等方面的差异。相对较长的西方会计教育历史、具有强烈竞争意识的市场化教育体制,这些决定了西方会计教育研究选题关注的是影响会计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因素。课程设计、学习保障、教学技术、教师和生源质量,每一个关系到教育质量的因素都被高度关注。注重实证研究的会计研究惯例也深刻影响到会计教育研究方法。悠久的会计教育历史和适用主义导向的研究理念导致西方会计研究问题的具体和精细。会计教育改革的实践决定了我国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而在当下教育市场国际化的竞争也决定了中国会计必须走学习借鉴和改革发展之路,以求缩小会计教育的差距。

  五、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1.提高会计教育选题质量和研究成果质量十分迫切

  我国会计教育研究文献数量多,精品少;主题集中,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改革是重点,中高职教育研究很受重视,研究生教育和会计教师研究较少;专业课改革建议多,但基础课程改革和新兴课程触及少;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改革谈的多,但研究改革效果的少。事关深化会计教育方向和改革措施执行效果的选题关注度不够,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低于国外研究。

  2.必须提高会计教育问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我国会计教育研究方法集中于规范分析,采取调查研究、实证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文献很少。以核心及其以上期刊文献采用研究方法统计,规范研究文献占91.55%。国外会计教育研究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文献的比约是45:55,案例研究论文占论文总数约26.3%。实证、调查和案例研究应该受到重视。其目的不是为了杂志发表的需要,而是为了保证研究结论转化为改革对策的可行性和效果。

  3.要拓展有影响力的会计教育成果发表的平台和应用渠道

  国外有许多重要的专门会计教育研究杂志,从1986年起已经形成会计教育研究的专家团队和连续的、分期的(周期从5年缩短到3年)会计教育研究综述成果。定期会计教育研究综述对于总结会计教育研究成果,发现研究问题、拓展研究领域和凝聚研究主题非常重要。我国缺乏具有影响力的会计教育成果的总结和发表平台,疏于会计教育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应用。

  (二)进一步研究建议

  1.精炼进一步研究的重点课题

  当前高质量的会计教育选题必须考虑两个需求。一是深化高等会计教育改革的需求,做好系统改革的顶层设计急需教育研究成果的支持。二是会计生源国际竞争的需求。

  顶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和教师是关系到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因素,根据前面综述,我们进一步筛选研究方向如下:

  (1)高等会计教育层次化和标准化研究。会计人才供需的结构性失调,意味着会计培养层次化不合理。多层次会计教育并存的现状,合理配置会计教育资源的需求,要求从顶层出台高等会计教育层次化、标准化改革方案,以满足国内外学生就业、学历升迁和交流的需要,提高不同层次会计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2)慕课的开发和在线教育系统应用机制研究,会计教学改革效果的实验研究。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课堂边界在扩大,会计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学能力、教学班级规模、教学技术和学生学习评价体系等直接关系到教学改革效果,需要提供经验证据。我国需要在不同环境下进行实验研究的比较和总结,以满足教育研究成果通用化推广的需求。

  (3)传统专业课程改革和新兴专业及课程设置。适应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改革需要,传统专业课程要与时俱进地改革,以满足会计教育职业适应能力和国际交流的需求。传统课程改革重点是马列和专业英语等基础课程减缩和转型问题。新兴专业和课程设置要考虑法务会计、政府会计、管理会计、文化传媒会计、环境和廉政审计。

  (4)会计教师的岗位评价标准、职业能力发展、会计学术道德、学术成果投入产出评估问题,教学和研究矛盾及其化解问题。这些是关系到会计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教育改革成效的重大问题,急需在调查研究和试点改革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深化。

  (5)硕士生和博士生培养方案的比较与优化问题。除了专业硕士,各校研究生培养,尤其是博士生培养方案差异比较大。但什么是最优培养方案?这需要结合培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需要进行系统调研和统计分析。

  2.加强会计教育数据库和调查量表的开发,激励恰当的实证研究

 大样本实证研究、调查研究、重复情境的实验研究是保障研究成果普适性的要求。为此,科研基金和高质量杂志对实证和实验研究要给予必要的支持,建立会计教育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库,开发规范的问卷调查研究量表,提倡自然实验研究。

  3.组建会计教育研究智库,疏通研究成果服务于实践的通道

  鼓励学术带头人组建会计教育研究团队,形成成果要报报送和内参投稿制度,《会计研究》是我国会计界影响最大的刊物,可以设计会计教育专栏或者特色专期,拓展会计教育成果发表和应用通道。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湖北师范学院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湖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